猎头公司将成人才市场三大主力之一
猎头公司是市场经济发达时期的产物。“猎头”已成为高级人才寻访服务的代名词。
改革开放后,在“洋猎头”的带动下,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北京等地,国字号猎头公司应运而生。2001年8月,国家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有关负责人首次透露,国家将允许人才中介实行中外合资。随后人事部出台了《人才市场管理规定》,明确了“人才市场将允许建立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今年以来,上海、深圳、北京等地先后出台相应地方政策法规,为猎头公司进入国内人才市场提供了政策、法律等方面的保障。 目前,我国的猎头公司市场份额不断扩大。2000年,上海注册的外资企业有2万多家,按每家企业有一个客户对象,每个对象按10万元年薪计算,交易额将达到20亿元,其中猎头公司可实现利润6亿元左右。如果再加上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需求,数目相当可观。
专家指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人才市场趋于细化,人才流动频率加快,高层次人才交易额将成倍增长,猎头公司将与传统的人才招聘交流会及报刊、网络等传媒一起,构成我国人才市场的三大主力战场。 一位通过猎头公司跳槽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说:在上海,如果没有猎头公司找你谈话,你会觉得很没面子;如果一家公司很少有猎头公司光顾,说明这家公司没有拔尖人才。
市场争夺激烈“土猎头”有待扶持
前不久,美国加州皇家信息咨询公司与南京一民营猎头公司合作创办的江苏省首家中外合作人才服务中介———仁人经理人咨询有限公司在南京诞生。与此同时,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日本以及中国的香港、台湾等地的人才中介公司,也纷纷派出业务代表与我国有一定知名度的人才服务机构广泛商谈合作事宜。猎头人才市场争夺战已经打响。 上海市人事局的一项统计表明,截至今年5月,全市审批的具有人才中介资质的机构为205家。北京地区经批准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目前只有177家。业内人士坦陈,国内真正称得上猎头公司的可能只有赛思、浩竹、科锐、英达、唯德、鹰眼等几十家,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地。
上海厂长经理人才公司是上海市委组织部主管的一家猎头公司。总经理肖建安对记者说,现在有很多优秀人才,特别是信息、生物、市场营销等高精尖技术领域中,有许多无党派、“海归派”知识分子,都游离于我们组织人事部门之外。我们本土猎头公司可以起到桥梁作用,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
上海英达国际人才公司总经理刘培森认为,政府应该对猎头公司进行扶持。一是承认并重视本土猎头公司在网罗高素质人才方面的作用。传统的由政府部门大规模到海外招聘人才的方式,完全可以委托猎头公司来做,以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到海外有针对性地挖掘人才。
二是经济上扶持。政府应该鼓励一些实力雄厚的本土猎头公司在国际人才市场竞争中为国效力。四川一家私企出10万元订金,委托英达公司引进钛白粉工艺国际专家,因为没有足够的实力出国考察,英达公司目前还没有找到合适人选。
人才安全:什么样的人不能猎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当前国内猎头公司仍是“鱼龙混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皮包公司多。很多猎头公司只是“一个老板,一个电话、一个接线员”。所谓“人才库”,只是东拉西凑而成。二是运作不规范。猎头公司和猎头对象联合一起给用人单位“挖坑”:猎头公司把一个人才猎到一个地方,把中介费拿到手,三个月后又把他猎到另外一个地方。三是恶性竞争。按行规,猎头公司的佣金是猎取对象第一年年薪的1/3,但很多猎头公司连25%都没有收到,有的只收1/5或1/6,这使得猎头公司工作质量难以保障。四是人才安全问题。什么样的人可以猎,什么样的人不能猎,目前我们还缺乏明确规定。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倪家泰说,对网络、信息、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人才安全问题,美国等发达国家抓得很紧,我国开始重视这个问题,但还没有明确的法规。 据了解,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刚刚通过的《人才条例》对猎头公司“猎人”作了一些限制,猎头公司不得寻聘以下5种情形的人才:正在承担国家、省、市重点工程、科研项目,未经所属单位同意的;正在从事涉及国家安全或者重要机密工作的;正在依法接受审查尚未结案的;由主管部门或资产控股方任命、委派,在任期内未经主管部门或者资产控股方同意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人员。层管理者愿意“回归”,而一般白领阶层仍然犹疑不定来看,国内一些企业用人机制的完善无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来源:《工人日报》 记者 顾立林 张连业 2002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