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市场—讲师—企业
培训的重要性无须多言,关键是如何规范市场。培训市场巨大,所以一齐上,良莠不齐,在国外一些著名的大企业,每年销售额的 1% 用于培训,而国内企业,在此方面却远远不够,这个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有近千万家企业,假如每个企业至少有一个职业经理,每年参加一次专业培训,每次培训费用按 5000 元计,那么中国职业经理培训市场每年至少有 500 亿的市场,巨大的市场潜力孕育着巨大的商机,将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到这个行业。
而客户采购培训的评价标准也很类似:
1. 课程设计是否具有针对性
2. 讲师背景和资历
3. 培训公司的知名度和客户经验
4. 价值与价格
而提高培训公司上述能力都非常困难,因为:
(一)培训产品与人密不可分,没有专业培训讲师就没有培训
(二)对员工整体素质要求高
(三)对培训公司的核心能力——即为客户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高
但是国内的培训公司最大的差距却在于:
1. 缺乏优秀的专业讲师
2. 缺乏系统的课程
3. 缺乏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课程开发的能力
4. 缺乏自我建设的管理的能力
由此可见,国内咨询培训市场,很不成熟,一方面,有实力的专业公司不多,服务能力有限;另一方面,专业讲师十分缺乏,既有系统的理论素养,又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而且还具有专业的培训技巧的讲师供不应求,讲师的缺乏,制约着国内培训业的高水准发展。企业客户需求的盲目性,以及企业客户培训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普遍较低,也阻碍培训业健康的发展。
虽然培训市场具有极大的发展,但要形成较大的赢利空间,还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国内培训咨询公司大部分经营都较为艰难,因为专业服务能力及综合实力有限,基本上未形成规模经营,大多处于维持经营状态,这也是目前在深圳、北京、上海、广州许多培训公司生存期平均不超过半年的原因。所以,各地的培训公司在开展业务时必须同时兼顾市场开拓和核心能力培养,这就对培训公司的成长提出了巨大挑战。
所以说,选择一个优秀的培训机构对于培训采购的企业来说是一种关键战略,一次的不谨慎选择, 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时间成本、机会成本……,而一个好的合作伙伴可以实现共同成长!好伙伴是一种缘分, 可遇不可求!所谓高端培训,如一些国外大师的演讲,各种提高领导力的由海外引进的一些高价课程,这些培训提供的是面向企业少数人的,很难衡量培训效果的技能,对于企业来说,只能说是奢侈品。行业内有一种说法:培训作为一种服务产品,必须要针对企业的具体特点进行专门的个性化服务。这本没有错,但这种追求导致的结果是什么? 客户对培训前的访谈和培训后的跟踪的服务流程越来越重视,实际上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并没有加上太多客户的具体内容,这就导致一次培训的成本在不断加大。行业内还有一种现象:培训教师难找,要求要有深厚的行业经验、要有深厚的理论水平、还要有很好的讲课水平,(我常常觉得这样的人为什么还要讲课呢?) 一些在大公司工作的职业经理人或咨询师成为了兼职的培训讲师。但由于他们本身并不是教师,每次培训下来得到培训公司固化的内容很少,这样就导致培训公司只能作他们的中介,而不能或很难自己生成教材。所以很多公司经营了几年,仍然是中介公司,全无自己的产品。
拿国外培训产品直接来用,也是一种方法,但如果不能于国内企业的具体实践结合,培训仍不会受到欢迎。
我们可不可以反过来思考:针对某个行业或某类规模或某类特性的员工,有无标准化培训内容的可能,我觉得是还是有可能的,但是问题是如何作出来?也与第三个制约因素有关。
1)学院派教授,名校教授频频出席一些论坛和高级培训班,但他们提供的还是以学者的眼光进行的一些经济现象的总结和分析,对企业高管开阔视野还是有些帮助的,但基本无实战意义。而且教授们也不会去生成专门的面向企业的教材。
2)兼职的职业经理人,这些人由于在著名公司的专业岗位上,会很受学员的欢迎,但本身不是教师,一般不会有充裕的时间对自己的授课内容进行专门系统化的整理。
3)咨询公司的咨询师,这类讲师讲课的主要目的是接触咨询意向客户,那才是他们的黄金客户,所以咨询师的讲课往往侧重在咨询过的案例上进行分析,也不会专门准备课件更不会去持续优化讲课的内容。
4)一些刚离开岗位的职业经理人,这类经理人普遍成立了以自己为核心的咨询公司,希望把自己的经验进行总结并转化为服务,他们经常会给企业讲课,但曾经沧海难为水,很多人已经根本看不上培训的收入了,没有意愿把自己的培训产品生成的更好。
5)大企业的培训讲师,近年来很多大企业培养了自己的培训讲师,但由于商业因素,这些人虽然会作一些产品的生成,但很难向企业外的市场提供服务。
培训公司的业务模式无非是两种,一种是内训,一种是公开课,前几年当市场是供不应求时很多公司是靠公开课完成了原始积累。内训是目前一些中等规模以上公司普遍采用的培训形式。
|